树倒下砸了车、广告牌伤了人、屋里漏了雨、车子进了水、上班迟到、航班延误、旅行泡汤……罕见三台风厮杀太平洋,我们如何防止意外伤害?
不要慌。这些问题涉及到《侵权责任法》、《保险法》、《合同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小编为你准备了一些干货,台风天法律问题大解读,收好,不谢。
1行道树、广告牌伤人伤车,咋办?
案例 在台风天气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广告牌经不住剧烈摇晃,时常出现伤人伤车的情况。遇到这类问题,该向谁追究责任呢? 支招 根据《侵权责任法》,因林木折断造成他人损害,林木的所有人或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通常,行道树的管理人为市政园林部门,小区林木的管理人为物业。 实践中,所有人或管理人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通常要证明其对林木已经尽到了管理、维护的义务。需要说明的是,很多时候,林木的折断表面上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但实质上与所有人或管理人的过错有关。例如,有人驾驶机动车撞到树上,造成树木倾斜,后来树木在大风中倾倒或折断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或管理人不能证明在该树木被撞倾斜后自己及时采取了防护措施的,就要承担责任。 同样,路边的广告牌伤人,可以向广告牌的所有人或管理人追究责任,如广告公司、广告发布企业等。 如果是车辆损伤,车主又买过车损险的,建议车主先报警、固定证据,然后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理赔后,依法取得保险代位求偿权,可向责任人追偿。
2高空坠物伤人伤车,谁买单?
案例 如果窗户玻璃、花盆、空调外机等从高空坠落,导致行人或车辆受损,谁来买单? 支招 《侵权责任法》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在台风天气下,如果房屋的所有人、占用人、管理人、承租人、借用人等没有把窗台上的花盆拿进房间,或者没有关好门窗,或者未将空调外机合理固定,导致各种意外发生的,其过错是显而易见的,对损害后果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家中漏雨、车库被淹,物业有责吗
案例 张先生住在某小区顶层6楼,在一楼开有店铺。此前因为顶楼的防水层渗水,一楼又排水不畅,他曾多次向物业反映,但无果。近日遇到暴雨,张先生家就像个水帘洞,店里的货物也被泡在水中。暴雨中,还有些小区的地下车库进了水,导致大量业主汽车被淹,损失不小。 支招 暴雨、台风虽然属于不可抗力,但对其造成的灾害可以预防,使其损害得到减少或避免。根据《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业主按规定交纳了物业管理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物业公司就应当及时对业主建筑物共有部分包括楼顶、外墙、供排水设施进行检修。如果物业未尽维修、养护、管理之责,对损害的发生就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对于地下车库进水问题,物业公司作为管理人,平时应对地下车库的挡水、排水、防渗漏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并在险情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排水措施。如果险情无法排除,物业公司有义务及时通知业主将财物移出车库,从而避免损失发生或进一步扩大。如果物业没有及时排除险情又未能及时通知业主,从而导致业主车辆受损的,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4暴雨致发动机进水,保险会拒赔吗?
案例 在台风、暴雨中行驶,遇到坑洼地面,往往会让发动机进水,而保险公司常以“发动机进水后损坏”作为免责事由拒赔。遇到这样的情况,难道只能吃哑巴亏吗? 支招 车损险合同通常有两条约定:一是雷击、雹灾、暴雨、洪水、海啸造成被保险机动车的损失,保险人负责赔偿;二是发动机进水后导致的发动机损坏,保险人不负责赔偿。通常车主依据前者索赔,而保险公司依据后者拒赔。 根据《保险法》“近因关系”原则,暴雨和发动机进水虽属于不同事件,但在两者同时出现的情况下,应判断何种事件是造成车辆损失的最主要原因,并据此认定保险人应否承担保险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车辆有可能是在天气状况良好、不下雨的情况下由于驾驶人员误操作或故意驶入河流、沟渠、水塘等导致发动机进水,对此保险公司可拒赔。 另外一种情况可能是在暴雨等恶劣天气导致路面积水的情况下涉水行驶所致,此时暴雨才是车辆损失的主要原因,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涉水造成的发动机损坏属于免责条款,如果保险公司已对该免责条款进行明确告知,则不予理赔。如果保险公司未能举证证明其已尽到说明义务,免责条款就不产生效力,保险公司应对车辆所有人的合理损失予以赔偿。 为了避免发动机涉水损伤,建议购买涉水险。这样的话,即便发动机进水,保险公司也会根据涉水险来进行理赔。 |